相關熱門文章
- 能打敗業績的,往往是客戶服務中的小
- 贏在細節,輸于格局
- 【人力資源培訓】讓薪酬理念打造企業
- 互聯網趨勢:傳統市場競爭格局或將急
- 新人入職的十件小事
- 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要事不開會
- 小事見態度,大事見能耐,瑣事見格局
- 向上管理是格局,向下管理是擔當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十四五規劃解讀與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分
- “速贏”大格局銷售管理實戰高層研討
- 貿易戰重塑新格局,新政策決定財富新
- 透析財稅改革下的財富新格局 ——中
- 2020年電商格局與O2O營銷實戰
- 穿越周期,定見輝煌 ——中央經濟工
-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
- 戰略格局與創新思維
- 商務禮儀—成就大事的小事
- 2021年電商格局與O2O營銷實戰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古人云:“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
在管理領域,這句話也同樣適用。
有的人夸夸其談,但面臨實際挑戰時,卻手足無措;
相反,也有的人不顯山不露水,卻總能穩定發揮,迎難而上。
可見,想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么說,更要觀察他如何做。
正所謂,小事見態度,大事見能耐,瑣事見格局。
01
小事,見態度
《道德經》中有言:“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小事雖小,卻如滴水穿石,能決定成敗。
(1)應事,得靠譜
靠譜,說起來簡單。
但那些能讓管理者放心把工作交給他們,不用擔心會出岔子的人,在工作中能做到的卻不多。
靠譜的員工,他們的責任,擔當,讓人特別信賴。
無論大事小情,總是如同對待自己的事情那樣上心,盡全力去完成。
不推諉,不扯皮、不敷衍了事。
他們深知,任何一件小事兒都有可能關系到整個團隊的效率和成果,所以絕不能馬虎行事。
這種深入骨髓的靠譜,也將整個團隊氛圍變得積極、向上。
話說回來,如果一個人在小事兒上都靠不住,那在大事兒上就更別提了。
(2)做事,重細節
人們常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
但在實際工作中,細節卻不容忽視。
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小事都敷衍了事,那又怎能委以重任?
同樣,優秀的下屬,也必定是個心細之人。
他們懂得,任何一項工作的成功,都離不開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比如,一份報告的錯別字、一場詳情安排、一次面對面的交談......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往往影響著工作的質量和團隊的形象。
正所謂:“你對小事的態度 決定著你人生的高度”。
在工作中,又有多少人總不在意細節,卻最終敗在了細節之中。
只有那些在小事上認真對待、注重細節,點滴去踐行的人,多半情況下才是完美的底色。
02
大事,見能耐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
如果說小事更多的是考驗下屬,那么在大事上便考驗的是管理者。
面臨大考,管理者還得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
(1)遇事,靜定慧
“靜定慧”是指平靜、安定的心態,是一種心境狀態。
其中"靜定"是獲取智慧的方法,也是智慧的表現。
它是管理者在面對大事時的首要素質。
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情緒穩的管理者不會因一時沖動,而做出倉促選擇。
他們總能夠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以確保決策的準確性。
當團隊面對壓力時,他們也不會亂撒氣,而是總能保持冷靜。
通過適當的自我調節,為團隊提供明確、理性的指導,幫助大家克服困難。
這種穩,不僅關乎當前問題的解決,更直接關系到團隊的穩定性。
(2)辦事,抓本質
大事面前,管理者單純依靠經驗與直覺,往往難以奏效。
此時,他們需要運用智慧,這種智慧并非簡單的聰明才智。
而是對人性、對事物發展的洞察與理解。
有智慧的管理者,他們善于從復雜的現象中抽絲剝繭,抓住問題本質。
不會被表面的復雜所迷惑,而是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迅速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這種敏銳的洞察力,使得他們能夠迅速做出準確判斷,為后續的決策和行動奠定基礎。
同時,有智慧的管理者還善于運用各種策略與手段來解決問題。
他們知道,在重大事件面前,一味地硬碰硬是徒勞無功的。
所以,他們靈活調動各方資源,共同應對挑戰。
例如, 華為的成功,與其創始人任正非的領導智慧密不可分。
在面對各種大事時,任正非展現出超越經驗與直覺的洞察與決策力。
當華為面臨美國政府的制裁打壓時,這無疑是公司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挑戰。
面對這樣的困境,許多企業可能會選擇硬碰硬。
但任正非卻展現出了不同的智慧。
他深知,單純地對抗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可能使局勢惡化。
所以,他選擇了靈活應對。
首先,他調整了公司的戰略方向,加大了對自主研發的投入,努力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
同時,還積極與各國政府、企業進行溝通,拓展新的合作,尋求更多的支持與理解。
這種策略性的思考方式,使得華為能夠在困境中尋找到突破口,逐漸走出困境。
此外,任正非還特別注重團隊的力量。
積極推動公司內部的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鼓勵員工敢創新、勇擔當。
他深知,只有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才能共同應對挑戰、實現最終的目標。
大事面前,臨危不懼,巧用智慧,是一個領導者最高的綜合素養,也是最了不起的本領。
03
瑣事,見格局
一滴水里見大海。
瑣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格局與胸懷。
(1)順人性,避免與瑣事較勁
遇事,與人性較勁,往往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試圖改變他人的性格、習慣或行為,往往是不現實的。
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管理下屬,處理瑣事時更應如此,避免與他人較勁。
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寬容和理解為前提,才能真正做到和諧相處。
相反,如果過于苛求或挑戰人性的底線,只會讓團隊氛圍緊張,關系惡化,甚至影響到整體的效率和成果。
例如,在員工犯錯時,是選擇寬容引導還是嚴厲懲罰?在內部出現小摩擦時,是化解矛盾還是放任置之?
這些選擇都反映了管理者對人性的理解與把握。
我一直在說,管他人,順人性,管自己,逆人性。
一個善于順應人性、激發人性的管理者,才更容易培養出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
(2)容人短,避免因小失大
管理者的格局大了,團隊的氛圍也就順了。
做管理遇到的人千奇百怪,不一定人人都符合自己的胃口。
但要能容人之短、用人之長,不因小事而斤斤計較,不因個人喜好而偏袒或排斥某些事情。
在處理瑣事時,管理者應保持清醒與理性,以更大的視野和格局來看待問題。
在處理瑣事時,不會因小失大、斤斤計較;
在面對團隊成員的差異沖突時,能包容并蓄、求同存異。
這種寬廣的胸懷與氣度不僅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還能為團隊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寫在最后
無論大事、小事還是瑣事,都是對自我的磨煉。
遇大事時,從容應對;見小事時,端正態度;迎瑣事時,不驕不躁。
進而穩中求勝,將會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上一篇 : 10條心理學定律:讀懂人性,看透人心
下一篇 : 團隊執行力差,90%是管理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