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一個保險銷售員的血淚獨白
- 淺述一個好的leader對團隊凝聚
- 如何打造一個適合培訓的教室
- 【培訓故事】一個培訓講師的故事
- 你為什么想要成為一個培訓講師?
- 領導力培訓:蓋子法則,領導力決定一
- 賦能——把患有“深井病”的組織慢慢
- 如何成為一個有時間觀念的90后?
- 試著評估一下,你是一個成功的零售業
- 建立平行——創造一個不受困境干擾的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8E領導力模型構建
- 零售行業運營管理與數據分析模型
- 企業運營管理與數據分析模型
- 金牌銷售技巧 做一個成功的珠寶銷售
- 金牌銷售技巧 做一個成功的珠寶銷售
- 通信行業戰略目標指引下的勝任素質模
-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供貨商質量管理SQ
- 怎樣做一個到位的員工
- 管理者的實踐——做一個優秀的經理
- 企業運營管理與數據分析模型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一個讓你擁有恐怖執行力的頂級模型
為什么你收藏了無數干貨,卻始終無法行動?
因為三大執行陷阱正在吞噬你的能力:
虛假努力:用戰術勤奮掩蓋戰略懶惰,看似忙碌,實則原地打轉。
完美主義:等待“完美時機”,卻淪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無效重復:機械執行卻從不校準方向,努力淪為自我感動的“表演”。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這種困境,答案就是構建執行閉環PDCA循環——誰構建執行閉環的能力越強,誰就擁有更強的破局能力。
01、Plan(計劃):用OGSM模型鍛造執行利刃
我見過太多人把"加班到深夜"當成勛章,卻從不敢直面真相:你所謂的努力,可能只是在錯誤的方向上狂奔。
“多算勝,少算不勝”——《孫子兵法》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適用。
關于這一點,推薦大家使用OGSM模型——鍛造執行利刃。
1、Objective(目的)
目的是我們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的問題。在制定計劃時,我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這個目的應該是清晰、具體、有意義的,能夠激發我們的內在動力。
正如維克多·弗蘭克爾說的"知道為什么而戰的人,可以承受任何戰斗方式。"
2、Goal(目標)
目標是目的的具體化和量化,它回答了“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的問題。目標應該是可衡量、可實現、有時限的。
記住:模糊的目標產生焦慮,清晰的指標帶來力量。
3、Strategy(策略)
策略是為了實現目標而采取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它回答了“我們如何才能達到目標”的問題。在制定策略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資源和能力,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
彼得·德魯克說,"戰略不是未來做什么,而是現在做什么才有未來。"
例如,拼多多殺入電商紅海時,沒人覺得它能撼動阿里京東。但黃崢團隊制定出"農村包圍城市+游戲化購物"的非常規策略,硬是在巨頭縫隙中撕開萬億市場。
因此,你的策略需要回答三個靈魂拷問:
對手(問題)的致命弱點在哪里?
我有什么關鍵資源?
如何在關鍵環節集中優勢兵力?
4、Measurement(測量)
測量是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評估和反饋,它回答了“我們是否達到了目標”的問題。通過測量,我們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執行進度和效果,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策略。
這里的核心是量化,比如把"提升客戶滿意度"改成"將投訴響應時間從72小時壓縮至4小時"。
管理大師戴明"不能量化的東西,就無法管理。"好的測量指標要像飛機儀表盤:實時反饋、異常報警、指導修正。
02、Do(執行):用試錯思維啟動執行引擎
計劃再好,不執行也是空談。那些等待"萬事俱備"的人,永遠等不到東風。真正的執行引擎,需要這三個思維:
1、先完成,再完美
很多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他們總是希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盡善盡美,才肯拿出來展示。然而,這種追求完美的態度往往會讓我們陷入拖延和猶豫的境地。
要知道,完成是1到100的突破,完美是100到101的優化,順序千萬別搞反!
在執行過程中,我們應該先完成再完美。只有先完成了,我們才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積累經驗,然后逐步改進和完善。
2、先僵化,后優化
當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方法或技能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先僵化后優化”的策略。
華為曾花40億咨詢費請IBM做流程改造,任正非要求:"先僵化學習,后優化改進。"
也就是說,我們先嚴格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驟去執行,不要輕易改變。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調整。
3、先模仿,再創新
真正的創新者,都是頂級"抄襲者"。通過模仿,我們可以快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減少試錯成本。然后,在模仿的基礎上,我們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創新和改進,形成自己獨特的執行方式。
例如,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本質是拆解式模仿。特斯拉電池成本降低40%,靠的是拆解松下筆記本電池重新組合;SpaceX獵鷹火箭回收,借鑒的是航海艦艇的著艦技術。
那么,你的執行清單里,有沒有列出3個對標對象?
03、Check(檢查):用懷疑思維確保執行結果
執行不是埋頭苦干,而是定期檢查、客觀分析。
洛克菲勒曾說,"信任是好事,控制是更好的事。"檢查不是走過場,而是要用懷疑思維刺破表象。
1、先小人,后君子
檢查過程中,我們要以一種嚴謹、挑剔的態度去審視自己的執行結果。不害怕發現問題,也不回避問題。我們要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
阿里有"聞味道"文化,即新員工要過"氣味相投"關。好的檢查要像CT機:不放過任何異常信號。
2、先悲觀,后樂觀
在檢查執行結果時,我們要先從悲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考慮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避免在問題發生時手忙腳亂。
正如任正非說:"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華為有個"備胎計劃",海思芯片默默研發十年,直到被美國制裁才轉正。
這種"未勝先慮敗"的思維,讓華為在5G戰場立于不敗之地。你的風險預案庫里,有沒有應對"黑天鵝"的B計劃?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直保持悲觀的態度,在分析完問題后,我們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挑戰。
04、Act(處理):用迭代思維升級執行系統
執行不是沖刺,而是無限優化。真正的恐怖執行力,在于永不停止的進化。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具備迭代思維,不斷升級自己的執行系統。
1、用5WHY法找根因
當發現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現象,而要深入挖掘問題的根源。5WHY法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找根因的方法。
它通過連續問“為什么”,一層一層地深入分析問題,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例如:銷售額下降→客戶數量減少→客戶滿意度下降→產品質量問題→生產工藝不合理。
通過這樣的連續追問,我們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找到根因,問題就解決了80%。
2、用KISS復盤法精進
KISS復盤法是一種以行動為導向的復盤工具,通過四個維度(保持、改進、停止、開始)將經驗轉化為可執行的改進計劃,適用于項目管理、團隊協作和個人成長等場景。
Keep(保持):識別項目中表現優異的部分。
Improve(改進):分析執行中的不足并提出具體優化方案。
Stop(停止):終止無效或負面影響的行為。
Start(開始):引入新策略或工具。
通過以上4步優化我們的執行系統,改善我們的執行過程,并且不斷進行PDCA循環,如此你的執行力會不斷加強。
寫在最后:
結果不好,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執行系統出了故障!
用PDCA循環構建高效閉環:
計劃階段:用OGSM模型明確方向;
執行階段:用試錯思維勇敢行動;
檢查階段:用懷疑思維客觀分析;
處理階段:用迭代思維持續升級。
最后送你一句話:
“我們不是在完成任務,而是在迭代人生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