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新零售管理無形—小米的管理方式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游學考察學
- 新零售小米如何玩轉自媒體營銷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游學考察學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游學考察學
- 孫子兵法中的經營與管理智慧 《孫子
- 新零售小米的電商邏輯
- 新零售小米電視背后的商業邏輯
- 新零售小米模式下的中國智造
- 三天兩夜品牌增長特訓營 小米首席品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小米高管王騰被辭,作為管理者可以得到什么警示?
這兩天,發生了一件大事。
9月8日,小米發布了內部通報,稱中國區市場部員工王騰,泄露公司機密信息,且存在利益沖突等嚴重違規違紀行為。
根據《小米集團員工違規違紀行為處理辦法》《小米集團誠信廉潔守則》等制度規定,決定給予王騰辭退的處分。
這位曾被網友戲稱為“大帝”的明星高管,已是小米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兼Redmi市場部總經理,前途光明,卻在巔峰時刻戛然而止。
有人唏噓,有人質疑,也有人問:一個職級已經是21級的干將,犯了什么錯被一票否決?
對于細節,我們無法知曉,但作為管理者,卻能從中獲得警醒:
再強的個人能力,也抵不過一次對制度紅線的踐踏;再耀眼的功勞,也蓋不住系統性風險的隱患。
01制度面前不看功勞
很多企業都有“能人文化”,誰業績好,誰說話就有分量;誰立過大功,誰就能破例。
可小米這一刀砍得干脆,就是在說明,在組織紀律面前,沒有特殊人才,只有遵守規則。
王騰的能力沒有問題,雷軍對他的評價一直都很高。據媒體報道,在2025年跨年直播中,雷軍曾評價王騰是小米年輕干部里面的“六項全能”,輪崗經歷非常豐富。
但正因如此,他的位置越重要,掌握的機密越多,一旦失守,對企業傷害越大。
這也不是王騰第一次因為違反規則被罰。
雷軍先前就公開調侃過王騰泄密,在一場直播中說:“小米有保密制度,除了我們騰總動不動泄密,被罰款以外,我的口碑還是可以的。”
一次兩次地觸動底限,就算能力再好,終究是紙包不住火。而現在,小米也開始了清算。
管理者要清醒:你可以重用能人,但絕不能縱容特權。
今天容忍一次“無意泄密”,明天就可能迎來一場“系統性背叛”。正如業內常說的,企業成功=5%的戰略+95%的執行,而執行的前提,是有制度約束。
制度如果形同虛設,再好的戰略也會崩塌。
02信任不是無限授權而是監督下的授權
王騰之前長期負責Redmi系列手機產品宣發,微博粉絲超過百萬,被網友戲稱為“大帝”。
這種影響力,本是企業品牌的放大器,但也很容易變為權力失控的溫床。
問題在于:當一個人既能接觸核心機密,又能對外發聲,卻缺乏有效和即時的監督管理機制時,信任就會變成一種風險。
很多管理者犯的錯,就是把信任等同于放任。他們說:“我相信你,你放手去干。”
可真正的管理智慧應該是信任+檢查,雙管齊下,這樣才是可持續的信任。
就像開車,油門踩得再猛,剎車必須靈敏。
信任不是盲信,而是建立在可控流程之上的授權。
03企業文化不是口號要“零容忍”
小米在通報中強調:小米一直秉承“真誠、熱愛”的核心價值觀,對于各類違規違紀行為,公司始終堅持“零容忍、全覆蓋、無禁區”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這不僅僅是公關話術,也是企業組織文化的生死線。
一家企業,可以允許員工犯錯,但絕不允許挑戰底線。
泄密是商業機密的流失,利益沖突是組織忠誠的背叛——這兩條,是任何健康企業的“不可觸碰之雷”。
王騰事件,表面看是個案,實則是對企業文化的考驗。
如果這次網開一面,未來可能就會有更多人試探紅線,覺得我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這次也輕輕放下,未來企業可能遭受更大的損失。
文化不只是墻上貼的標語,也要體現在每一次處理違規時的堅決態度中。
管理者要明白:
一次寬容,會瓦解百次宣導;一次亮劍,能震懾千人心態。
就好像帶兵打仗,軍令如山,才能令行禁止。
04作為管理者不僅要能打仗,更要守得住
很多企業提拔員工,只看業績、不看品行;只重能力、不重廉潔。
結果打贏了戰役,卻輸掉了根基。
王騰在微博的回應中有一句:“很慚愧跟大家說聲抱歉,過去犯了一些錯誤,接受該有的代價。”
這句話背后,是一個管理者在職業操守上的失守。不僅證實了他行為上的錯誤,也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埋下了隱患。
對于一個中高層來說,這樣關于底線上的錯誤,對職業生涯的發展是致命的。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是說了點內部消息?至于開除嗎?
至于!
王騰的崗位意味著什么?他手里攥著新品規劃、市場策略等核心命脈。要是提前外泄,輕則打亂自家新品發布節奏,重則讓競品布局搶跑,甚至引發資本市場震動。
更危險的是什么?是僥幸心理。
類似的教訓還少嗎?有人和供應商吃飯時隨口聊了內部計劃,有人發朋友圈忘了屏蔽未公開項目圖,有人酒局上吹牛炫耀戰略方向……最后呢?輕則降薪調崗,重則法律追責。
我們要反思:
他在一路晉升的過程中,是否有自己意識到,或是有人提醒過他“邊界意識”?是否有人在他爆料時,指出過“這可能是紅線”?是否有人在他輪崗期間,強化過合規培訓?
管理者的成長,不僅是看怎么打勝仗,更要記得如何守底線。
✎寫在最后
王騰的離開,是一聲警鐘。
這件事提醒所有管理者,不要迷信能人效應,而要夯實制度效力;不要只看到“功勞簿”,更要盯住“風險賬”。
企業怕的,不是沒有能人,而是把能人當例外。當制度成為信仰,紅線無人敢越,企業才能真正行穩致遠。
上一篇 : 員工最討厭領導說的4句話
下一篇 :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