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熱門文章
- 提高銀行員工執行力的五點建議
- 助基層員工晉升的六種有效話術
- 華為員工職業發展手冊
- 如何有效調整新進員工心態?
- 酒店行業新員工入職培訓要點一覽
- 基層員工培訓需“因材施教”
- 了解十種基層員工輕松掌握員工心態
- 六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 給新生代入職員工的幾個建議
- 90后新生代員工培訓技巧
相關熱門內訓課程
- 企業員工職業化素養提升
- 銀行新員工培訓
- 員工職業禮儀培訓
- 員工執行力
- 電子廠怎么培養員工質量意識 品質對
- 酒店員工職業素養提升
- 員工成長計劃------公司內部培
- 化工行業員工質量意識管理
- 員工忠誠度的培養與提高
- 煙草企業員工正確的職業心態與素養
相關熱門公開課程
職場PUA的最高境界,是讓你覺得被否定都是自己的錯。
當項目出問題時,有些領導的話術比項目漏洞更讓人窒息。他們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不承擔責任,只強調自己的權威。這種語言暴力,正在摧毀無數職場人的熱情與創造力。
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那些員工最討厭領導說的話,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01
“你怎么又搞出問題了?這么簡單的事也做不好?”
當項目出了點小狀況,員工本就心里七上八下,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趕忙跑來跟領導匯報,想著能得到點安慰和指導。可領導呢,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指責:“你怎么又搞出問題了?這么簡單的事也做不好?”在他們眼里,員工仿佛就是一群無能的廢物,連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
可領導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哪怕是天才也不例外。員工在工作中出現問題,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也許是任務本身難度太大,也許是資源有限,也許是時間緊迫。
但領導們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看到結果,只看到問題,然后就把責任一股腦地推到員工身上。他們就像一群高高在上的法官,只負責宣判員工的“罪行”,卻從不關心員工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領導的一句指責,就像一盆冷水,把員工剛剛燃起的熱情瞬間澆滅。員工為了完成任務,加班加點,絞盡腦汁,可換來的卻是領導的無情指責。長此以往,員工會對工作產生抵觸情緒,失去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們會覺得,反正做得好也會被罵,做得不好也會被罵,那還不如隨便應付一下算了。
02
“那你現在是覺得我有哪里做得不對嗎?”
當員工對項目中的某些決策提出異議,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時,領導卻來了這么一句:“那你現在是覺得我有哪里做得不對嗎?”這話聽起來好像是在虛心接受意見,實際上卻是在倒打一耙,把矛盾的焦點從決策本身轉移到了員工對領導的質疑上。
當領導說出這句話時,員工往往會陷入兩難的境地。要是承認領導有不對的地方,那不就是公然和領導作對嗎?以后還怎么在團隊里混?可要是不承認,又覺得自己的想法被忽視了,心里憋得慌。這種話術的陰險之處就在于,它利用了員工對領導的敬畏心理,讓員工不敢再堅持自己的觀點。員工會想,領導都這么問了,我要是再反駁,會不會被穿小鞋?于是,很多員工只能選擇沉默,把想法憋在心里。
領導們,你們知道說這句話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權威,反而這種虛偽的謙虛,更會讓員工對你感到失望和反感嗎?一個好的領導,應該是一個善于傾聽的人。他們應該鼓勵員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哪怕是批評和建議。因為只有通過不斷地交流和溝通,才能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就像古人說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但如果領導總是用這種方式來壓制員工的想法,那團隊的創新能力就會被扼殺在搖籃里,企業又怎么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呢?
03
“好,就算你說得有道理,但然后呢?問題解決了嗎?”
“好,就算你說得有道理,但然后呢?問題解決了嗎?”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不想和你溝通,你也別想說服我。”領導們用冷漠的態度,把員工的合理建議拒之門外。領導們說這話時,往往帶著“我是結果導向”的居高臨下,卻忘了問題解決需要過程,而很多領導者根本不愿意聽過程。
領導們總愛用結果當擋箭牌。他們要求員工“只說解決方案,不說問題”,卻自己從不提供資源;他們罵員工“只會抱怨,不會行動”,卻自己從不參與執行。就像某電商公司的運營主管,下屬提出“流量下滑是因為競品降價”,他立刻打斷:“別找借口,說怎么解決!”可當下屬提出“申請預算做促銷”時,他又說:“預算緊張,自己想辦法。”最后項目失敗,他反而怪員工“能力不足”。
員工在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時,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希望領導能夠重視,能夠采取行動解決問題。但領導們卻用這句話來刺激員工,讓員工覺得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白費了。他們會覺得,領導根本就不關心問題的解決,只關心自己的面子和權威。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解決問題也是如此,關鍵在于行動。領導們應該認真對待員工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積極采取措施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終止爭論,逃避責任。
“結果導向不是拒絕溝通的理由,而是懶政的借口。”當領導用這句話終止討論時,他們失去的不僅是解決方案,更是團隊的創新力。員工會想:“既然我的建議不被重視,那我為什么要動腦?”長此以往,團隊變成“執行機器”,領導卻還在抱怨“下屬沒創意”。
04
“如果你非要這么理解,那我也沒辦法。”
“如果你非要這么理解,那我也沒辦法。”這句話,是領導強詞奪理的典型表現。當領導無法反駁員工的觀點時,他們就會用這句話來結束爭論,試圖保持自己的權威。
員工在和領導溝通時,往往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和答復。但領導們卻用這句話來敷衍員工,讓員工覺得自己的觀點被無視了,自己的感受被忽視了。他們會覺得,領導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想法,從而產生消極心理。
“真理越辯越明。”在爭論中,雙方可以通過交流和溝通,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觀點,找到問題的真相。但領導們卻害怕爭論,害怕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他們用這句話來堵住員工的嘴,讓員工不敢再繼續說下去。
我曾經的一個同事,在一次會議上對領導的一個決策提出了質疑。領導無法反駁同事的觀點,于是就說了一句“如果你非要這么理解,那我也沒辦法。”同事當時很生氣,他覺得領導這是在強詞奪理,不講道理。從那以后,同事對領導的印象越來越差,工作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積極配合。
領導們,其實你們強詞奪理的樣子真的很可笑。你們應該尊重員工的觀點和意見,以理服人,而不是靠這種無賴的手段來保持自己的權威。
✎寫在最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當領導總是推卸責任、拒絕溝通時,他們失去的不僅是員工的尊重,更是作為領導者的基本尊嚴。真正的權威,從來不是靠職位賦予的,而是靠擔當贏得的。那些試圖用冷漠和甩鍋維持權威的領導,最終只會發現自己站在了團隊的對立面。
上一篇 : 下屬不服你,是因為你不懂“管教”
下一篇 : 小米高管王騰被辭:給管理者們的4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