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編號:27354
課程價格:¥/天
課程時長:2 天
課程人氣:570
行業類別:不限行業
專業類別:國學文化
授課講師:徐柏楊
1、探尋茶性――茶葉的歷史及發展概述。
本專題主要是系統的介紹茶葉的發展簡史,通過對茶葉的稱呼的演變、飲茶方式的演變、制茶方式的演變、歷史上各個時代對茶的利用與所形成的文化等幾個方面的簡要介紹,使學生能引發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并從宏觀上對茶及其所形成的中華茶文化有一個多角度的認識。通過多媒體錄像和圖文資料的有效方式,把茶文化內容的博大精深向學生展示出來。
2、探尋茶性――茶葉的命名與分類及各類名優茶品種的品質介紹。 俗話說:“茶葉學到老,茶名記不了。”茶葉的命名方式繁多,而且新的茶名又會不斷的出現;茶葉的種類繁多,多樣的不同的分類方法,又給學習者造成一定的困難。本專題根據筆者的研究歸納,清晰的將目前茶學界科學的分類與命名方法等傳授給學生,并對名優茶葉進行重點品質介紹,并有茶葉圖片和制茶工藝流程展示配合,使學生能科學的進行茶葉商品知識的學習,打好商品知識基礎,這對后期學習學習茶文化具有基礎作用。
3、探尋茶性――茶葉的成分與飲茶對人體健康保健功效及飲茶禁忌等。 茶,已成為舉國之飲。飲茶的目的是什么,茶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怎樣的好處,茶葉中究竟有什么成分呢?本專題就是要解決這些疑問。另外,還對如何正確的飲茶――飲茶禁忌,也做了詳細的說明。通過本節的學習,同學們對正確了解茶葉成分,改變對茶葉的不正確的認識,養成科學飲茶保健康的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4、茶藝基礎――茶葉與茶具、泡茶用水及泡茶水溫的密切關系。 俗話說:“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這形象的說明了茶與水、茶與茶具的密不可分的微妙的關系。在前面章節內容熟練掌握的前提下,只有掌握了茶性,才能依茶性選茶具、選泡茶用水,選擇恰當的水溫,掌握好泡茶的時間,--一壺好茶才能泡好。茶能展其香,壺能得其蘊,品飲才有味。通過筆者收藏的茶壺和茶藝工具的實物分析,使學生能真正的感觸到茶具的特點和鑒別常識,從而形成研究的興趣。
5、茶文化博覽――茶文化與民俗,相關文化藝術形式之間的關系。 中華民族眾多,以茶所形成的文化方式較多,各地所展現的飲茶風俗又各有特色,在本專題中將主要介紹目前流行于各民族的飲茶風俗及其與茶相關的藝術形式,使學生在瀏覽各民族的飲茶風俗畫卷之余能引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在逐步認同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就已經受到了人文素質教育。從另外一方面來看,通過茶與各藝術形式的聯系的學習,也間接的激發了學生了解其他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興趣。
6、茶藝、茶藝與茶藝表演介紹。 在學習本課程以前,在學生中有不少同學認為:茶起源于日本,因為日本有繁雜的茶藝。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茶是起源于中國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筆者在感慨的同時,也深感弘揚茶文化的責任之重。本專題在了解中國茶藝的基本特點、日本茶藝的特點的基礎上,把中國主要的茶藝類別和流派作一比較介紹,使學生能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中國的茶藝和茶藝。
7、茶葉商品的審評與實驗及茶藝指導 在全方位的了解中華茶文化的基礎上,對茶作一科學的審評實驗是非常必要的。學生親自動手泡一壺好茶,更能深刻的體會泡茶的相關要求和對茶性、茶具和用水的重要性。對整合前一階段的各專題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國資委認證的高級禮儀培訓師、高級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師、全國專業人才教育專家委員會禮儀專家委員、國際商務人員考評委員會禮儀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AIS國際形象設計師、東北石油大學客座禮儀教授,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大慶微笑禮儀培訓學校校長、大慶微笑禮儀培訓學校首席講師。專業從事教育工作8年,先后為幾百家大中型企業進行了禮儀培訓,培訓學員數萬人次,并創造了客戶滿意率百分之百的輝煌教學成就。 徐老師擅長的課程有:《政務禮儀》、《服務禮儀》、《商務禮儀》、《醫務禮儀》《專業形象設計》、《有效的溝通技巧》、《團隊執行力》等課程。
關于我們
行業優勢
核心產品
24小時熱線:0571-86155444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管理培訓、管理培訓機構、管理培訓課程、管理培訓講師、領導力培訓、執行力培訓、溝通培訓、賦能培訓
版權所有 © 杭州匠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浙ICP備18040702號-1